|
我干互联网的前几年,犯过最大的一个错,就是总想跟所有人交朋友。觉得做生意嘛,先交心,后交易。
直到我建了第一个付费群,象征性地收了9块9,才发现原来赚钱这么简单,做人也这么简单。那些过去让我头疼的、内耗的人和事,一夜之间就消失了。
今天跟大家聊聊,为什么说付费才是建立信任最快,也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一、免费的,才是最贵的
我最开始做流量,搞过好几个免费的QQ群和微信群。那时候天真啊,以为只要我持续分享干货,就能笼络人心,以后不管卖什么都一呼百应。
结果群里除了每天孜孜不倦发广告的,就是伸手党。我辛辛苦苦整理的文档,发到群里,回应最多的是一句“收到”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偶尔有几个人提问,也都是些百度就能解决的入门问题。我感觉自己不像个群主,像个客服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我花80%的精力,去伺候那95%不产生任何价值的用户。后来我才想明白,免费吸引来的人,成分太复杂了。
有贪小便宜的,有纯粹路过的,有卧底的同行,还有就是单纯无聊进来吹水的。你指望从这群人里筛选出你的精准客户,比大海捞针还难。
最要命的是,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。你把这些宝贵的资源,浪费在了解释、争吵和踢广告上,根本没空去服务那些真正有潜力、有付费意愿的用户。
免费,让我付出了最昂贵的成本——机会成本。
二、收钱不是目的,是开始
后来我被折磨得不行了,心一横,解散了所有免费群。我重新建了一个群,门槛很简单,9.9元。
发出去之后,一堆人骂我,说我想钱想疯了,说我变了。我没理他们。
结果,愿意付费进群的,只有原来免费群里不到十分之一的人。但就是这十分之一的人,让整个世界的画风都变了。
群里再也没有广告了,再也没有人问那些无脑问题了,大家开始讨论我分享的干货,甚至会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案例。
我才恍然大悟,收费这个动作,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强大的筛选器,它帮你挡住了三类人:
第一类,是完全没有付费习惯的人。这种人你以后也别指望他能买你任何东西。
第二类,是抱着怀疑和白嫖心态的人。他们不相信你能提供价值,也不愿意为价值付费。
第三类,是连9.9元都拿不出来,或者觉得不值的人。这类人也不是你的目标客户。
一个简单的付费动作,帮你完成了用户最基础的画像筛选:有付费意愿,且认可你的价值。但这还只是第一层。
更深层的心理学逻辑是,当一个人为你花了钱,哪怕只是一块钱,他的心态就会发生180度的转变。这叫“承诺和一致”原理。
他付费的这个行为,本身就是一种承诺。为了维持自己“决策英明”的形象,他会下意识地去寻找你和你的产品的好处,来证明自己的钱没白花。
他会更认真地看你的每一条分享,更努力地去实践你教的方法。因为他投入了成本,他就渴望获得回报。
这时候,你和他就不再是“主播和粉丝”的关系,而是一种“投资人和合伙人”的微妙关系。
他投资了你,就希望你这个“项目”能成功,这样他也能跟着受益。信任的种子,不就这么种下了吗?
三、用“付费门槛”设计你的用户漏斗
讲到这,肯定有群友想问,王叔,这个道理我懂,但具体怎么操作呢?
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屡试不爽的SOP,尤其是做知识付费、咨询或者社群的朋友,可以直接拿去用。
首先,你要设计一个“钩子产品”。
这个产品不是为了赚钱,它的唯一目的,就是完成“收费筛选”这个动作。所以它必须具备三个特点:低价、高价值、易交付。
低价,就是9.9,19.9这种,让用户可以不用思考,冲动消费的价格;高价值,是指这个产品必须能解决用户一个非常具体、非常小的痛点。
比如,你是个PPT设计师。你的钩子产品,可以是一套“年度总结汇报专用PPT模板大礼包”,卖9.9。
比如,你是个做小红书引流的。你的钩子产品,可以是一份“我亲测有效的100个小红书爆款标题公式”文档,卖19.9。
比如,一个做儿童辅食的博主。她的钩子产品,可以是一个“宝宝不爱吃饭?7天不重样开胃食谱”的PDF,卖9.9。
钩子产品,就是一个超级划算的“见面礼”。易交付,就是指这个产品最好是虚拟资料,比如PDF、视频、模板包,用户付款后你可以自动发货,几乎没有边际成本。
然后,你的整个流量路径就清晰了。你所有公域平台的内容,比如公众号文章、知乎回答、抖音视频,结尾都引导用户来加你微信,领取一份免费的、但价值稍低的资料。
比如,PPT设计师可以送“5个美化PPT的小技巧”。
加上微信后,简单聊几句,了解对方需求,然后就把你那个9.9元的“钩子产品”推给他。
“哥们,看你对PPT挺感兴趣,我这正好整理了一套年度总结专用的模板,很多大厂的朋友都在用,今天心情好,9块9交个朋友。”
话术不重要,核心是完成这个付费动作。对方一旦付费,你就把他拉到你的“付费用户专属群”。
这个群,才是你真正的私域流量池。所有精力,都应该花在这个群里。你每天在群里分享干货,回答问题,组织活动。
因为群里每一个人,都是经过筛选的、认可你的、且有付费习惯的精准用户。你后续无论是推999的课程,还是2999的1V1咨询,转化率都会高得吓人。因为信任的基础,在你收下那9.9元的时候,就已经打牢了。
四、让用户“爱”上为你花钱
当这个良性循环跑起来之后,更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。你会发现,这些付了费的用户,会变成你最忠实的拥护者。
举个身边朋友的真实案例。
他是一个专门教别人用剪映做短视频的老师。他最开始的钩子产品,是一个39.9元的“剪映快速入门20讲”视频课。
有个学员买了他的课,学得特别认真,因为花了钱嘛,每天在群里打卡交作业。后来这个学员学会了,自己接单,一个月也能赚个三四千。
他尝到了甜头,就觉得这39.9花得太值了,简直是改变命运的投资。从那以后,他就成了“铁杆粉丝”。朋友后来推出了999的进阶课,他第一个报名。
有人在别的群里说我朋友是割韭菜,他比我朋友还激动,冲上去跟人对线,摆事实讲道理,说自己是怎么从一个小白赚到钱的。
甚至,他还主动把自己做成功的案例,写成长文,授权给他拿去当宣传素材。这就是一种正向的“斯德哥尔摩综合征”。
当用户为你的产品付钱,并从中获得了远超价格本身的回报时,他会产生一种感激和依赖心理。
他会觉得,为你花钱,不是一种消费,而是一种投资。他会主动维护你的品牌形象,把你当成自己人。
因为你的成功,也印证了他当初的眼光和选择是正确的。这,才是付费建立起来的最牢固的信任关系。
所以别对收费这件事感到扭捏和不好意思。收费,不是在索取,而是在设定一个平等的对话门槛。
它帮你筛选掉噪音,让你能把全部心力,用在那些真正值得你服务的“同路人”身上。
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,从来不是靠免费去讨好所有人。而是用清晰的价值和合理的门槛,去吸引和留住那些对的人。
停止用免费讨好世界,开始用价值筛选知己。
|
|